依托课例研究提升育人质量
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校长张文凤
“双减”*策的出台,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抓住课堂就抓住了质量的命脉。作为一所在年6月才成立的新学校,我校教师平均年龄一度不足30岁,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年轻学校。这些青年教师责任心强,追求上进,但是由于缺少切实的教学指导,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会感到茫然、手足无措。同时,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教师人数的增多,单靠教学干部的听评课已经远远不能指导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了。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构建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团队成长”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而且促进了教师团队的专业、生态成长。
我校的课例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引领趋同,构建有效模式
起始阶段大概经历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阶段我们重点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1.“请高手过招”,建立课例研究专家团队
俗话说,“和高手过招,你也就成了高手。”我们把眼光放在了更高、更远处,在北京市内“网罗”志同道合的学科特级教师,建立学校课例研究的专家指导团队,其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对于有的专家,我们甚至“八顾茅庐”,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支稳定的专家团队定期走进我们的课堂,和教师们一起备课、听课、评课。专家课例指导是非常有效的专业成长形式,也成了最受教师欢迎的校本培训形式。
2.完善流程,构建课例研究运作模式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的资源优势,我们设计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团队成长”模式流程图,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流程:1个人备课——2集体备课——3试讲(同轨班级一)——4专家听课评课(授课教师班级)——5修改教案——6复讲(同轨班级二)——7形成教案、课件——8入资源库。其中,专家来校进行课例指导只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更多的研究是教师平时在教研组内完成的。每次专家来校,组内成员共同参与整个流程,这样受益的就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团队。
这种模式在刚开始实施时遭到了教师们的抵触。其原因有二,一是模式中的“2集体备课”“3试讲”“4专家听课评课”“6复讲”环节,教研组内教师都要全程参与,而且有时专家到校的时间是随机的,教师要频繁调课,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二是我们聘请的专家工作严谨、语言犀利,教师有畏难情绪,每次要确定主讲教师都非常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进行通识培训,让教师明晰:专业成长是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因为它和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任何成功的背后都要有辛勤的付出,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此外,再加上学校绿色成长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教师们慢慢地转变了观念,开始静下心来围绕课堂进行研究。
另外,我们针对教师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对这一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每个学期初,我们就和专家定好每个月来校的具体时间,提前将课表调好,减少临时调课;合理协调专家,让组内每位教师每学期只有一次讲课的机会,不给他们增加过重的负担。由此,“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团队成长”模式步入了正常运转轨道。
二、发展阶段:共享共荣,让人人都优秀
发展阶段经历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阶段我们重点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1.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智慧共享
课例研究的教案、课件凝结了专家和教师的集体智慧,这些资源应该得到充分共享,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们在数字化校园办公系统中建立了教学资源库。每到学期末的时候,教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打包上传本学期的课例研究成果。十余年下来,我们的教学资源库容量逐渐丰富,分年级、按学科存放,教师们可以自行下载,适当修改后使用,这大大节约了教师的备课成本。
2.培训教研组长,带动团队发展
这种模式的运行也使学校的扁平化管理有了依托,学校教学的管理、评价都下移到了教研组,使得教学干部能够有精力人人兼课,水到渠成地实现了从教学管理到教学引领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研组长的遴选非常关键,他们必须精业务、肯奉献、情商高。学校赋予教研组长更多的管理权力,并通过国内外的高端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滋养情怀。这些教研组长多为年轻人,有的工作三年就担负起了同轨九个班的教研管理任务。他们思路清晰,有干劲,有闯劲,很好地引领了教研组的发展。这些教研组就像一块块拼图,拼就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
3.搭建多种平台,激发每位教师
我们尽量为教师搭建多样化的平台,力求让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校内每年一届的“绿之杯”、“蓝之杯”、“翡翠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涵盖了所有任课教师。对于校外的赛课、展示活动,我们不求第一,只求练兵,教师轮流参加,让每个教师都能展现自己的风采。我们深知:只有每个教师都优秀,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任!辛勤的付出带来回报,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而这份收获的喜悦又成为他们专业提升的新动力。
此外,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调研、改进,尝试让教师突破年级界限,跟定一个专家,在学段内进行研讨、交流,这也是后来学校教学工作坊的雏形。
三、成熟阶段:自主创新,让团队“美美与共”
由于前面两个阶段走得非常扎实,因此从第四年开始,课例研究已经成为学校教研组内的常态教研方式。教师们发挥聪明才智,不断自主创新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互相启发,分享收获,解决问题。
1.量身定制,成立学科教学工作坊
这时候,一部分发展快的教师慢慢地已经不满足于这种按部就班的课例研究模式,他们提出了新的需求:“量身定制”。
依据他们的想法,学校在延续原来课例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又专门为这些教师设计了凸显“主题研究”的学科教学工作坊,即教师们可以依据课例研究主题自主结成小组,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如有的研究散文教学,有的研究学生倾听能力,还有的研究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学科知识等。教师们由被动参与到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注重推出校内名师,努力实现由外引到内培的转变,目前已经有几个学科教学工作坊是由校内教师来主持。
2.自主创新,丰富课例研究形式
在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各个教研组还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地对上述流程进行适当的环节调整,从而对新任教师的成长产生更大的影响,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磨刀石”。各个教研组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有创建性的活动,从同课异构、同课同构,到自主研发接力课、主题课例等,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
始终不离开课堂做研究,始终不离开团队谈发展。教师们在“以课例为载体的团队成长”行动研究中,互相启发,互相鼓励,乐于创新,不断积累提升,提高了专业水平,逐步达成了自身的个性发展需求。如今,学校市、区级骨干教师在任课教师中的比重由原来的13.0%上升到了31.1%,学生的成长质量得到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