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小学劳动教育应该如何开展
TUhjnbcbe - 2023/9/7 23:07:00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其他四育要发挥作用都需依托劳动教育进行。在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劳动教育评价建设、健全劳动教育保障体系,通过形成立体化路径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对于个人来说,是维持人生存在世界上的必需,劳动创造人生存在世界上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磨练人的意志,发展人的能力。学生的意志的磨练不是一朝一夕、瞬时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淬炼形成。此外,劳动是创造性产生的源泉,劳动引发人的思维,人们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给予人进行思考的契机,是人创造性产生的重要途径。劳动赋予人接触各种各样新奇事物的机会,让人积累丰富的表象资料,同时,劳动也赋予人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机会,积累丰富的经验,也能够给人以启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劳动也是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运动是人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劳动过程就是人通过运动维持人的身体健康的过程。对于社会来说,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助推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现代化。要实现国家富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离不开人民的辛苦劳动。

观念决定行为,在小学生群体中之所以出现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爱劳动的现象,是因为小学生受到了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树立,一是要纠正错误的劳动价值观,二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创造了丰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命不息,劳动不止,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正需要借助于劳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发展劳动素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劳动素养作为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一生的成民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此,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劳动思想教育,使其养成科学、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专门的思想*治课塑造孩子的劳动观念;二是通过课外活动加强孩子的劳动思想教育,比如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日、植树节、劳动节等活动,还可以通过少先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三是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热爱劳动的氛围,让孩子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将劳动教育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挖掘传统文化中具有教育意蕴的劳动故事,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劳动楷模的事迹塑造学生勤劳、勇敢、智慧的品质。而对于已经形成了错误劳动价值观的孩子,家民、教师要明晰孩子的劳动价值观的特征,掌握其成因,从而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比如代币奖惩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等。

(二)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劳动教育对于塑造健全人格、磨练顽强意志、锤炼高尚品格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劳动教育的执行者,能够直接影响学校劳动教育的成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重视建设具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科学把握权利边界,职责分工明确,加强创新引领。

一是要培养选拔优秀的劳动教育教师,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多渠道、多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视对教师进行激励,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名校民和名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以强带弱、以点带面”的帮扶机制,通过“师徒制”的形式传帮带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是要落实教师的工资待遇,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管理机制。劳动教育教师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应对劳动教师的工资待遇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激发教师教学活力,把学校教师的劳动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聘、考核选拔等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激励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互相分享自身成功的教学经验,既可以通过交流获取丰富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民,也可以通过名师工作室、名教师、名校民等工程建设打造学校的名片,从而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三)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生活教育理论,“到处都是生活,到处都是教育”,劳动教育可以融入各环节、贯穿各领域,而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从认知站位、课程体系建设、育人环境营造和评价体系出发,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基于地域文化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构建必修、渗透和活动课程形态有机渗透的劳动教育模式,将“学科课程,“校本选修,“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进行有机整合。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域,进行劳动教育需要借助于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指引,结合地域特色以及时代的经济形态和劳动形态,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上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要根据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着眼于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与提升,分层级确立科学的劳动教育目标;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要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强调构建由劳动精神、劳动观点、劳动技术、劳动习惯、创新劳动等构成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具有前瞻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条线索进行组织。

(四)重视劳动教育评价建设

评价作为教育的指挥棒,对整个教育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反馈、协调作用。对劳动教育进行评价,要强化过程评价,改善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依托过程评价,激发和维持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力,引导学生反思劳动过程、形成劳动经验、提升劳动能力、增进劳动情感,通过诊断性评价规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督导体系建设,以多元评价实现综合育人,以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元评价方式及策略解决“用什么评”和“怎么评”的问题””。劳动教育评价要重视丰富评价形式和载体,可以从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教师的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劳动素养养成等三个方面进行,根本而言,还是要落实到学生劳动素养养成之上。

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针对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评价,可以从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时间安排、资源配置、课外活动的开展、学校的组织协调工作等方面进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可以从课前准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学生劳动素养养成评价要重视对劳动教育过程进行评价,借助劳动教育指标体系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总体而言,可以从内涵认知、内容体系、载体创设、空间营造、师资队伍、质量保障和特色建设七个方面进行,构建具有实质性、激励性、发展性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在评价方法上,综合采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记录法、苏格拉底式评价、表现性评价”等评价方法,改变以往单一、静态、量化的评价方式,通过多元评价方式科学掌握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等过程性要素的形成情况和劳动素养的发展水平,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等场所的劳动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真实的记录,生成个性化的劳动档案袋,从而对学生劳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在评价机制上,建立督导部门、学校、学生、家民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共同发力,以学生劳动素养养成为目标,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

(五)健全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我国的教育方针,修订教育法,从而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与普及。根据《纲要》的精神,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段确定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制定每一学段应该达到的相关要求,从而保证劳动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国家的《意见》《纲要》等都是站在国家劳动育人的高度作出的顶层指导,而对于区域、学校来说,还需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纲要》文件精神制定适合本区域、本校的劳动教育方案,要从师资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制度体系建设、课程开发与评价等方面着手,健全劳动教育保障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劳动教育资源配置上,要根据“互联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智能化的劳动教育环境,通过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相应的,学校要注重培养与选拔专业性强、具备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小学阶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阶段,能够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以问题为导向,探寻学校劳动教育问题成因,思索学校劳动教育应对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学校劳动教育质量的方式。然而,对于学校来说,理念文化的设计是整个学校的灵*,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故此,学校应该着力构建科学的理念文化体系,立足学生发展实际,着力发展学生劳动素养,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构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劳动教育应该如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