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余蓉通讯员李文彬牛志伟
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有这样一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由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组成,平均年龄45岁,近5年来带领和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各类赛事,斩获各类奖项余项。
他们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支由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核心课教师、公共基础与思*课教师、实习指导课教师20人组成的团队,正在积极申报“国字号”国家职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委书记李三福、*委副书记唐文指导团队工作)
“立志”,凝心聚力无往不胜
申报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负责人、软件学院院长宋剑杰是个不顾一切的“拼命三郎”。他曾经在指导学生冲刺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时,虽时值亲人去世却坚守集训一线。“有遗憾,也有亏欠。”宋剑杰说,“但因为决赛在即,只能全力以赴。”当年,他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赛项中获得团体一等奖。
青年骨干教师刘敏副教授凭借富于特色的教学设计、扎实过硬的教学能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在团队发展中,学校*委书记李三福教授和校长戚人杰等领导们给予了大力支持,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开拓性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了我们一往无前的信心。”宋剑杰说,正是这种齐心协力,让他们开启了成功之门。
(杨夏教授指导学生)
“筑爱”,亦师亦友助生成才
“真是太幸运啦!我们都被一本学校——湖南文理学院录取了。”年7月,该校软件学院学生柏松杰、肖文鑫、刘宇康因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被推荐‘专升本’免试录取,迈入本科院校大门。
然而刘宇康同学参赛过程并不顺利,还曾一度想放弃。团队成员杨夏教授和唐俊副教授经常找他探讨新技术,一起优化代码,还关心他的生活。在老师们的鼓励与支持下,刘宇康重振信心,投身竞赛,获得大奖。
全国优秀教师王华副教授被学生称为“妈妈老师”。她熟悉很多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够有针对性地点评和启发。她还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四有”好老师的精神力量感动着学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团队负责人宋剑杰研究各专业课程思*方案)
“创新”,与时俱进迈向成功
用科学的精神与时俱进,用创新的思维引领团队发展,是这个团队不断迈向成功的秘诀。专业群负责人成奋华教授创造性地按照工作过程将“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按学习情境分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还使学生获得了“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两项省赛一等奖。
全国模范教师江文教授多次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到实习基地进行走访、调研,主导构建了“双园轮换,工学迭代”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了学生由“准员工”向“员工”的转变,达到了毕业生与企业需求“无缝接轨”的目标。该研究成果最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有为”,攻坚克难勇创佳绩
“每次比赛无论对于指导老师还是学生来讲,都是综合能力的提升。”唐俊副教授回忆说,年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碰到了“离线路径规划”这个技术难题。为了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团队内部既分工又合作。“我负责编写示例程序,一天写了近50个程序。杨夏则负责向同事、行业专家请教,分应用场景写了12种解决方案。”最终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学生拿下了国赛一等奖。
在这个团队还有许多师德高尚、德技双馨的好教师,如学校*委书记、教育学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三福,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AI+软件工程专委会主任、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的许彪副教授,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百佳个人”李海燕副教授、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员获得者王勇等。
近5年来,这个团队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共50余项,等等。年,该团队被评为省级专业教师教学团队。
[责编:周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