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李渝忠争做深圳教育的先行者中国教育
TUhjnbcbe - 2023/7/12 20:19:00
盖博士白癜风遮盖液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8634.html

这里曾是一片“教育洼地”,社区里没有公立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偏多,社会发展缓慢。短短几年,这里竟成了社会、同行和家长一致称赞的优质教育资源,从当初的“籍籍无名”到“一位难求”。这奇迹般的成长路径背后,是校长李渝忠“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远见与理念,更是高品位办学文化引领下教师团队的强力支撑。

——————————————

这所学校神奇的成长,既像是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日新月异变化的缩影,又像是教育发展“龙华加速度”的见证。

“这里曾是一片‘教育洼地’,社区里没有公立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偏多,社会发展缓慢。”李渝忠告诉记者。

4年多前,李渝忠受命在此创办龙华区外国语学校(简称“龙外”)。“当时既没有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经验,也没有优势的管理团队、课程体系、外语师资。”李渝忠本人是学美术出身,笑称自己是“不靠谱校长”。学校开办第一年,仅有30位教师多个学生,校舍还没建起来,只能借址办学。

谁能想到,短短几年这里竟成了社会、同行和家长一致称赞的优质校。用李渝忠的话说,从当初“籍籍无名”到“一位难求”。几年间,学校获得的国家级、省市级荣誉不胜枚举,龙外学子频频亮相央视春晚等平台。在龙华区教育局“家长最想了解的学校”的问卷调查中,龙外排名第一。

正值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系列专题片《先行》,在“民生之福”一集中,龙外代表深圳教育“出镜”,讲述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

在这奇迹般的成长路径背后,是校长李渝忠“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远见与理念,更有高品位办学文化引领下教师团队的强力支撑。

文化留人是一种态度

年6月,龙外首届初三学生毕业,这批当初来自普通家庭的普通生源,中考质量一鸣惊人。

这样来之不易的成绩,让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师的刘恋无比自豪。3年间,刘恋目睹了学校从一砖一瓦开始的诞生历程,也在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中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我很荣幸成为学校创新先行的见证者,这是一片有着崭新理念的热土,能够让理想的教育落地。”刘恋感言。

如今,龙外的教师团队已经从当初的30人增至人,先后引进海内外高校毕业生人。

在龙华区,李渝忠是第一个到北大、清华招聘教师的校长。对此,他笑称:“当初也是迫不得已,各大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都是香饽饽,僧多粥少。”怎么办?善于逆向思维的李渝忠反其道而行之,开启批量引进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先河,很意外地引进了一批胸怀教育理想的名校毕业生投身基础教育。

更“离谱”的是,每次招聘新教师,李渝忠极少谈薪酬待遇、区位优势、硬件条件,而是更多谈教育理想、办学愿景、学校文化。“我们引进教师的标准,是寻找有共同教育梦想、教育情怀的同路人。”李渝忠说,“我相信,真正吸引并长期留住这些优秀人才的,一定是学校的文化”。

事实证明,许多毕业生投身龙外,都是被李渝忠所描绘的学校文化、被他身上那份理想情怀所吸引。

“记得第一次见到校长,就觉得这个人很特别,他跟我谈起学校‘信任、默契、补位、激励’的教师文化,说学校会给青年教师提供多元化发展平台、个性化成长空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冉上回忆说。

就冲这句话,冉上义无反顾地加盟了龙外,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兼少先大队辅导员。凭着海外教育经历和新闻传媒的专业功底,他的少先队工作总是创意十足。疫情期间,学生宅家学习,身在湖北疫区的冉上克服各种困难,坚持组织每周一次的线上升旗仪式,每周都是一次生动的主题教育——“谢谢了,我的家”“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青春万岁,强国有我”……线上升旗在非常时期凝聚了人心,唤起家国情怀,活动两次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

从教3年,冉上和他的学生在少先队工作中获得了大大小小多项荣誉。他也一如自己期待的,逐渐成为一位有人文情怀的教师。

同样地,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苏子逸怀着一腔理想来到龙外。“我从小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的,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有不一样的教育生活。”苏子逸说。身为班主任的他每次开家长会,不是分析试卷、给家长布置任务,而是敞开心扉谈自己的成长缺憾,讲孩子最需要的教育,请家长多些陪伴。

这些年轻教师的成长,让李渝忠十分欣慰,也从中悟出更深的教育价值:“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打造教育高地需要一流人才去支撑,要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优秀人才更要“富养”

就在不久前,喜讯传来,龙华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成绩揭晓,龙外一共有22位教师参赛,11人获一等奖,其中5人代表龙华区参加全市比赛也不辱使命,捧回2个一等奖和3个二等奖。

尽管近年来龙外教师屡获佳绩已是“新常态”,但李渝忠仍有些“耿耿于怀”:“区里的参赛标准是要有3年以上教龄,可我们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近3年引进的。”

青年教师的优异表现,打消了人们一度的疑虑。

“对这些高素质人才要进行文化‘富养’。”李渝忠说。基于“信任、默契、补位、激励”的教师文化,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支持教师成长的专业机制。在龙外,教师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以“一群人的托举”实现“一群人的成长”。

教师外出参加各项大赛,学校都会为他们配备“导师团”。以这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为例,学校组建了由虞忠华、石桂花、程宇赫、张娟等特级教师、市区级名师和骨干教师领衔的导师团,从说课、评课、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对参赛教师进行全方位打磨。

“有一种幸福叫陪伴成长,忘不了语文学科带头人程宇赫老师陪我磨课到凌晨,那是用生命陪我备赛啊!我何其有幸,得到一群很专业、有情怀的前辈悉心指导。”获得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中英感激地说。

在日常教育生活中,让每个龙外教师深感受益的,是学校“分段管理、分类培训、分层提升”的“赋能教师发展”顶层设计。

“我们将9个年级分为低、中、高3个学部,由此构建了一套对全体教师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的校本研训机制。”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李文芬说。一方面,教师培训被细分为学科培训、班主任培训和通识培训三类,分别由学科主持人、学生发展处和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另一方面基于不同类型教师的成长需求推出教师发展“四大工程”——管理干部“锻造工程”、新任教师“熔炉工程”、骨干教师“淬火工程”、名师孵化“铸剑师工程”。

“这样‘纵横交错’的制度设计,真正让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被顾及,形成了新型学习共同体。”学校课程发展处主任刘艳龙说。

毫无疑问,从中受益最大的就是青年教师。学校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各种成长平台,同时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模式,以才论道、唯才是用。

“在龙外,我们是站在很多人的肩膀上去成长。”青年教师徐晓光说,“这里的每一间教室都是开放的,你随时可以推门听课。”原以为做教师很容易的他,走上讲台才发现,要教好一群小孩子是多么富有挑战性。困惑与迷茫中,听课让他受益匪浅。一年时间,他听了多节课,这样的“兼收并蓄”让他很快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

办“有意思”的教育

每到期末,当许多学校的学生在为考试惴惴不安时,龙外低年级部的孩子却满怀好奇地期盼考试到来。

说是考试,其实是玩游戏。在龙外,教师根据一二年级学生成长特点,每学期都会设计活动体验式场景,把考试变成了充满童趣的综合素养大闯关。

这不,去年寒假前的“考试”,孩子们变身闹海的小哪吒,他们背着乾坤圈,手持通关文牒,开启“四海求学”之旅,一路上要施展三头六臂、八般武艺,运用语、数、英、体、音、美等知识能力层层闯关。老师和家长则变身考官,与孩子一起乐中学、玩中考。

每一学期考试的主题、形式都不一样,“小龙人智慧大冒险”“小龙人海底总动员”“小龙人西游历险记”……每次脑洞大开的考试都让孩子们意犹未尽,他们说:“这样的考试我真想多来几次。”

“这些都是青年教师的创意,他们成立了项目组,负责小学低段综合测试的设计开发。每一次创意都让我们眼前一亮,也只有年轻人才能想出这些贴近孩子的方式。”学校督导室主任潘秋莲赞许地说。

在龙外,学校的许多工作都实行项目式管理,这些项目大都由青年教师挑大梁,既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潜能和专长,又让他们在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办有意思的教育,育有情怀的人才”,是李渝忠提出的办学理念。在这个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校园里,学校的充分信任给了青年教师大胆尝试、自由创造的广阔空间,也让这个校园里的教育变得妙趣横生、多姿多彩。

因为有了青年教师的奇思妙想,有了他们勃发的创造热情,许多日常教育活动也深深打上了龙外独特的烙印。

“龙外十节”就是这样的特色品牌活动。学校的德育活动经过系统整合,成为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10项德育体验课程。每一项活动都成为“不可复制的精彩”。

一场国际文化嘉年华,居然要历时一个学期,也只有年轻人才能想出这样大胆而“疯狂”的创意。

“这场嘉年华与众不同的是,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展示语言能力,而且着眼于培养国际理解素养设计了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一学期里探索世界、对话世界。这样的活动才称得上是一门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发展处副主任任珅说。

每年春季一开学,龙外的国际文化嘉年华就拉开了序幕,从3月到6月,几乎月月有主题、天天似过节。

因为这样“有意思”的教育,青年教师“累并快乐着”。

李渝忠很欣赏主持人*的话,“一个单位到了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一定是走下坡路的时候”。龙外是一所永远不打卡的学校,但年轻人像着了魔似的,每天都不舍得离开。看着这样一群可爱的年轻人,李渝忠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

让师生看得见美好

理想的校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许多到过龙外的人都激动地说,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走进龙外的校园,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这里多么时尚、奢华或充满科技感,而是时时处处散发出的艺术气息和人文情怀。学美术出身的李渝忠用他特有的审美素养与创造灵性,让这个校园变得美不胜收,如园林一样引人驻足流连。

这是一座充满设计感的现代校园,灰、白、红为主的建筑色调,原木制作的门窗、厅廊、台柱,大面积使用的落地玻璃窗,都构成了素朴、典雅、明快的校园生活背景。各种各样的绿植,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校园里到处都有各式的桌椅,原石的、木制的、布艺的,让师生们可以在课间自由栖息。

在李渝忠眼里,这样的校园环境就是一门隐性课程。“在龙外,育人无时无处不在,要让龙外师生看见美好,相信美好,创造美好。”

如果仔细观察,这个校园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不同之处:

这里很少能看到大幅的标语口号,也没有写满墙的校规校纪,教学楼的墙壁上干干净净,整个校园里有很多留白的空间。“让墙壁会说话,并不是要在墙上写满话。”李渝忠说。

同样地,这个校园里也几乎看不到一个垃圾桶。因为李渝忠观察后发现,凡是有垃圾桶的地方,常常是卫生死角。没有了垃圾桶,反倒让师生更加爱惜环境,让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正如李渝忠期待的那样,这样一座真正“会说话、会呼吸、会生长”的灵动校园,让师生充满热爱与向往,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陶冶与心灵的净化。

这些年,龙外的办学备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渝忠争做深圳教育的先行者中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