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学校“导师论导”栏目的撰稿邀请,分享一下自己在研究生教育和指导中的经验。感谢学校领导和栏目组的信任,借此机会,我也正好梳理一下十多年来在医工交叉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年,我回国受聘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回国之初,正好参与一项欧盟框架7重大专项“OnlinePredictiveToolsforInterventioninMentalIllness”,也由此开启了在兰州大学建设医工交叉科研团队的序幕。十几年来,团队从最初两三位老师加五六个研究生的“小作坊”,逐步成长为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团队,其中有收获,更有挫折,希望我在团队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能为其他研究生导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凝练可持续研究的科学问题
我们团队主要从事信息科学与心理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通过可计算分析方法研究与特定心理状态和精神疾病相关的生理变化特性,研究领域相对前沿。团队建设初期,如何凝练可持续研究的科学问题,就是摆在我这个团队负责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一方面,我会组织团队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结合正在参与的欧盟项目深入调研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一起探讨这一研究方向所面临的理论及技术难题并分类整理汇总。另一方面,我也积极寻求各种途径,与国内主要的心理学科研医院建立联系,从另一个角度倾听和了解待解决的科学难题。经过不断地凝练和层层地筛选,最终确定了脑神经功能分析、躯体行为反应识别、可计算融合模型以及可穿戴生理传感研发等几个主要研究问题,并形成小组,组与组之间有研究内容的差别,又有理论和方法的交集,进而在团队内部形成了一种新的交叉与融合,不断促进团队的发展、进步和凝聚力。当然,任何一个领域中可持续研究科学问题的凝练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团队这十多年也是在不断优化研究问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二、培养研究生“干一行,爱一行”
很多学生认为从事科研工作只有对研究问题有兴趣才能干好,但我不这么认为。虽然兴趣是更好地从事相关工作的一种无形动力,但是兴趣与实际工作真正一致的人真的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研究问题可能和自己的兴趣存在不少偏差。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作为导师的我们更应该力争让研究生“干一行,爱一行”。在这方面,我们团队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转变研究生对其所从事相关工作的观念。首先,我们会和学生一起深入探讨选题的内涵和价值,让其感受到从事医工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巨大前景;同时,也会和学生一起深入分析研究理论问题时所涉及到的相关计算技术,让学生树立起“即便未来不从事科研工作,也有能力去互联网大厂从事研发工作”的信心;此外,医院开展数据采集这种枯燥但又必不可少的任务,则会让学生意识到这项工作对于其社会沟通和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经过十多年不断地探索和积累,我们团队的毕业生有赴国内外知名机构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也有赴华为、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厂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而他们的案例又会对新加入团队的研究生起到指引和促进的作用,使团队逐渐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欲明人者先自明”
明末清初的著名教育家王夫之曾提出“欲明人者先自明”的名言。作为研究生导师,要想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并引导研究团队良性发展,首先必须从自己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然而,信息科学本身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其涉及的理论、算法、技术层出不穷,这从每年人工智能顶级会议的研究成果可见一斑。如果再结合其他学科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则涉及的研究范围更大更广。一个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作为导师不可能深入学习每一项新方法和新技术。因此,作为交叉学科的导师还要有“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觉悟,积极培养研究生学习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意识,发挥青年人勇于探索的特点,并虚心向学生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借此达到“自明”,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学术思想,这样才有可能碰撞出具有创新性的思想火花。
总之,一个科研团队的建设和良性发展离不开科学问题的指引和团队成员的协作,只有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和谐融洽,最大程度发挥每个人的特色和优势,实现短板互补,才能形成一个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及其独特的团队文化,并驱动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作者简介
胡斌,国家特聘专家,首席科学家,甘肃省可穿戴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计算机学科教指委委员,科技委委员,IEEETransactiononComputationalSocialSystems主编等;获年度中国专利金奖,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研究方向为情感计算,心理生理计算。
内容来源|研究生院
*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委教师工作部
编辑|王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