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走读杭州,跟着郁达夫坐民国时期的公交车
TUhjnbcbe - 2020/11/11 23:30:00
遇见一群爱读书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

改变可以从阅读开始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在看郁达夫《迟桂花》时,看到了这样一段:

午后二点钟的时候,我已经到了杭州城站,……城站前面停在那里候客的*包车,都被火车上下来的的旅客雇走了,不得已,我就只好上一家附近的酒店去吃午饭。在吃酒的当中,问了问堂倌以去翁家山的路径,他便很详细地指示我说:

“你只教坐*包车到旗下的陈列所,搭公共汽车到四眼井下来走上去好了。你又没有行李,天气又这么的好,坐*包车直去是不上算的。”

……从酒店出来,便坐车到了旗下。恰好是三点前后的光景,湖六段的汽车刚载满了客人,要开出去。我到了四眼井下车。

郁达夫的这篇文章,落款日期是“一九三二年十月在杭写”,文中的事件,是他在留学日本的同学翁则生结婚,他应邀去翁家山参加婚礼而写的一则文章,翁则生的结婚日期是一九三二年,农历九月十二,所以说,这文章写得就是年的杭州。

看到郁达夫的这一段文字,提到了城站、旗下、四眼井、翁家山等地名,又提到了火车、*包车、湖六段公交车。

让我产生的联想,准确说是好奇,想了解时的杭州是怎么样子?这个时期杭州居民出行的方式是什么?跟我们现在有什么区别?想到这个,就动起手来,开始查找起相关资料了。

年湖滨路六公园一带。

一查,倒还真有不小的收获和发现。

在没有汽车之前,人们外出的交通方式,大多是步行,我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起,我老家东阳人到杭州,具体是做生意还是送货什么的,倒忘了,他们就是挑担子,用双脚走到了杭州,一个来回,要七八天时间,东阳到杭州,也就-KM左右路程。

对于交通工具来说,古代最重要的是轮船,无论是官员外地做官,进京赶考什么的,比如王阳明到南赣做巡抚时,曾国藩从湖南湘潭到北京,还要绕一下,先向东顺着长江到南京,再向北沿京杭大运河到北京。胡适14岁从安徽绩溪到上海,也是走钱塘江再到上海,走水路。还有李白、杜甫们的游历,都是做船,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的词汇,在文章中,在诗词中,还有书画中,是可以经常见到的。更不说,像杭州、绍兴这样河道众多的地方了。

门泊东吴万里船

水路多了,桥自然也不会少,所以现在很多公交车的站名,都是带桥字的,说明以前,这里是有一座桥的,像朱家桥、美*桥、小车桥,只不过,现实中已经没有了桥而已。还有看到诸如戒坛寺巷、嘲鸣寺巷、乌龙庙,说明以前这里有一个寺一个庙的,你这样一查,会吓你一跳,竟有73个冠名为**寺巷的地方。

据记载,南宋时期时,杭州的寺庙更多,有座,李叔同考证说有多座,估计把周边县市把入进去了。正是应了那句古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这一切,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在尘埃之中。但你了解了这个之后,你再去看这个地名时,竟有不一样的感受。

这是民国37年(年)11月印行的《杭州全集》中的——杭州市街暨西湖全图。

交通工具,除了做船,就是轿子了,与船不一样,古时轿子是权力和荣耀的重要标志,有深刻的封建等级烙印,历代统治者都曾制定过轿的形制等级,体现在轿的大小、帷帐用料、质地和轿夫的人数等方面,不同品级的文官则坐不同的轿子。

另外做轿子的,一般是有钱人,才负担得起。假如你到胡雪岩故居参观,正面大厅还摆摆放着两顶轿子,很豪华,相当于汽车中的劳斯莱斯啊。普通老百姓,一般情况下一辈了也不会做轿子,女孩子可能就是出嫁那一天,享受了一下做轿子的滋味。现在到一些景区,如*山、张家界等,你走累了,还可以租一顶轿子,抬你上山。

抬轿子

极少数是骑马或者马车,我们可能受武打书的影响,以为骑马是很普遍的事情,其实是不对的,一则养一匹马很贵,马不是说只让它吃草就可以了,与人吃得差不多了,而且食量大,据说养一匹马可以抵得上15个人了;另外,养马不是随便可以养的,马是战略物质,唐朝开始,有专门的马*,明朝专门登记注册,如果你不小心养死了一头马,那你要判刑的。另外,因骑马而造成的人员或财产损失,一切责任在于你,要赔偿。

在市中心或城市里骑马,那是电视剧演演的。我们原来以为孙悟空的弼马温是小官,可在现实中,那不是小官,王阳明就提过弼马温,在年,到安徽滁州督马*,级别是厅长级别。所以在广大农村,马不多见,见得更多是驴和骡。

上海电车

郁达夫从上海到杭州,他是做火车来的,杭州什么时候有火车?沪杭铁路年开通。我们现在看到的杭州城站,也就是郁达夫下车的站,是在年开始使用。

为什么叫城站?沪杭铁路原定绕城而行。后因当时任“浙江全省铁路公司”总经理的汤寿潜先生,听取其女婿马一浮先生的建议,将铁路改为穿城而过,并在清泰门设置了车站。因铁路破城穿行,车站又设在城内,故称之为城站。城站得名即源于此。

城站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多岁了,她始终默默坐落在那儿,像一位阅历丰富的世纪老人,见证着社会和铁路的沧桑巨变,体验着往来人们的相聚和离别。

六和塔附近的铁路,六和塔附近怎么有铁路?

有了火车之后,年开始,杭州开始风靡人力三轮车,大街小巷都是人力车,招手即停,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就是郁达夫书中所说的“*包车”,最初也叫“东洋车”,因为它来之于日本。

短短几年间,人力车就替代了轿子和马车,成为了杭州的一种主要交通方式。当时的杭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包车夫或是拉着客人挥汗如雨,或是路边闲谈,或是坐地休息,*包车是近代许多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骆驼祥子

当然,最让人熟知的*包车,应该是北京的,这要归功于老舍,读过《骆驼祥子》,大家一定不会忘记里面的场景,它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

有一次带小孩去北京恭王府,也就是和坤老家,看到了一排*包车,还坐了一段,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车夫口才极佳,能说能吹能侃,感觉他不去中南海,真是一大损失啊。

*包车是一种能够让人想起传统韵味的公共交通工具。听说,杭州也准备在景点推出*包车,这是好事,坐上三轮车,悠哉悠哉地游西湖,也是游客和市民的一种美好记忆。

杭州城站,还挺洋气的。

郁达夫到了杭州后,他根据酒店堂倌的提示,坐*包车到旗下的陈列所,那么旗下在哪里?

旗下就是当时的旗营,清代八旗兵营,当时从钱塘门到涌金门一带沿西湖的地方,全是清*八旗在杭州的营地,这也理解了浙江*区也在西湖边的原因了。为什么要驻扎在这一带?我想主要是地理位置原因了。

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用今天房地产开发商的宣传语来说,这绝对是一线湖景房,在自家的阳台上,或者站在庭院前,无限西湖风光,尽收眼底,八旗劲旅久惯沙场,戎马倥偬,如今得有如此绝佳的驻防之地,真是喜出望外。

清代杭州八旗兵营地图

可惜,他们忘记了,这西湖是苏小小的故乡,是赵构乐不思蜀的地方,也是白居易、苏东坡赏花赏月赏秋香的地方,饶你八旗劲旅有多少英雄豪气,都给你将软化,以至于销磨殆尽。郁达夫曾经说过:那西湖就像年有二八体似酥的狐狸精,所以杭州断出不了好弟子来。这话不假,事实也证明了,后来太平*一到,江北江南大营全*覆没;辛亥革命枪声一响,旗营毫无招架之力。

年,西湖边钱塘门与涌金门之间的城墙拆除,消灭了西湖边多年的旗营最后一丝痕迹。郁达夫到达的旗下陈列所,位置在哪儿?就在现在的清波门公交车这里。

杭州旗营,在涌金门与钱塘门一带

说到公交车,那么,杭州的公交车又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呢?

年杭州有了首辆汽车。年杭州有了第一辆公交车,当时的公司名称叫永华汽车公司,位置就在仁和路口,差不多就是现在龙翔桥位置。这就理解了,为什么现在公交公司总站在龙翔桥,那是有历史原因的。

永华公交有多少辆公交车呢?只有一条线路,第一辆公交车的线路湖滨至灵隐,全程7.4公里,跟我们现在的线路一样吗?

有一点区别。

不一样的是年的时候,还没有北山路,那汽车怎么走?公交车是从湖滨到断桥后,是经过白堤、孤山,过西泠桥,再到岳庙,平湖秋月还是其中的一个站点。

年拍摄的白堤,跟现在是不是区别很大吧。

公交车的发展,还引发了一个故事,人力车夫抗议,请愿说公交车抢了他们的生意,我们可能猜不到结果。

结果是公交车停办,让路于人力车。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是安全问题,另一个是就业问题;或者由此而引发社会安定问题,毕竟稳定压倒一切。

这在英国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还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鲁德主义”。第一次蒸气机器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但却对工人体力劳动形成威胁,所以,工人们就起来罢工,把工厂里的机器给砸掉了,认为是这些机器抢了工作机会。可能带头的人的名字叫鲁德,所以叫鲁德主义。

现在也一样,人工智能的来临,也必然对社会的发展,对各行各业带来深远的改变,我们能怎么做呢?

民国时候公交车

杭州到了年的时候,共形成了6条公交线路,还查询了一下,当时的公交车行驶路线,一查,竟有惊奇的发现,目前杭州的1-6号的公交线路,有几路,竟跟年的时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比如1路车,年时,是拱宸桥-三廓庙;年时1路公交车,是拱宸桥-凤起路十四中,缩小了从湖滨到三廓庙这南部一段,北部一段跟民国时期吻合。

郁达夫到杭州,坐的这一辆公交车,当时名为4路公交车,就是书中写的湖六段公交车,什么是湖六段公交车?

民国时候公交车

湖就是湖滨,六就是六和塔,从湖滨出发,途径涌金门、清波门、净慈、赤山埠、四眼井、虎跑、金章桥、六和塔等站。你看,我们现在的4路区间车,往返于龙翔桥至九溪。除了金章桥这一站,这个名字不存在之外,其它几站,现在也是这个站名,完全跟现在的4路车重合,只不过,线路比民国时期的4路延长了。

当时,如果你是之江大学的学生,从市区到之江大学,那必须要坐4路公交车。

民国时候的南宋御街

酒店服务员告诉郁达夫:可以做公交车,坐*包车直去是不上算的。这有点儿像我们打车到地铁站,再做地铁,10月份去西溪宾馆,参加一个朋友的结婚,就是先做地铁到丰潭路站,再打车,这样不仅省钱,还省时,一举两得。

那么当时,郁达夫坐一趟公交车,要多少钱呢?

当时的公交车,不像现在的公交车,固定2元、3元钱,而是像分段收费制,每一站多少钱,当时商办的公交车,以是赢利为目的,是0.04元一站;官办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企或事业单位,是0.03元一站。

4路公交车当时属于商办的,所以一站是0.04元,郁达夫从涌金门到四眼井,一共有4站路,所以需要收费0.16元。

城站

好奇,他从城站坐三轮车到涌金门要多少钱呢?查不到确切的数据,但估计就是2-3角左右。为什么?因为文中最后,他与翁莲在云栖寺时,对两位轿夫说:

“我给你们两块钱一个人,你们抬我们两人回翁家山去好不好?”

轿夫们喜欢极了,同打过吗啡针后的鸦片嗜好者一样,立时将态度一变,变得有说有笑了。

他们两个人回去的路线,文中是这样写的:

坐上轿子,向西向南的在竹荫之下走了六七里坂道,出梵村,到闸口西首,从九溪口折入九溪十八涧的山坳,登杨梅岭,到南高峰下的翁家山。

我百度了一下,以上路线共9.7KM,并且杨梅岭这一带,到翁家山都是山路。这样的价格是2元,从轿夫的欢喜的表情来看,2元应该是一个很高的价格了。

年西湖鸟瞰,从西湖南面,顺着苏堤向北面望去

是的,2元钱能干什么呢?

翁则生在是翁家山小学教书,一个学生一学期还是一学年,不确定,学费才是2元钱。胡适在《四十自述》中也提到,他小时候的学费,也就是年左右,一年最低只要2元钱,他母亲为了让先生多教育他,给得是6元钱。

如果是按照郁达夫自己最初的打算,直接做*包车到四眼井,这段距离有6.5公里,费用可能会达到1元。

这就是看郁达夫《迟桂花》,不想引发了我的兴趣,竟科普的了解了许多民国时期的事情。

年的西泠桥,左下角就是我们上次走读活动集合的地方:苏小小墓

从郁达夫的年到现在,八九十年里,杭州这座城市经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今天,却通过了一次走读活动,去重新回顾了历史的模样,感受历史的温度与厚重。

我想这也是“走读杭州”的魅力吧。

第一次走读活动集合地方:鼓楼。图片是年的鼓楼。

感谢阅读,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读杭州,跟着郁达夫坐民国时期的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