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如何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幸福感,并保证学生成绩持续稳步提高,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浙江省浦江县白马初中于10月中旬,邀请浦江县历史与社会教研员季新荣蹲点调研。季新荣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形成学科蹲点调研报告,并计划逐步开展后续反馈工作。
浦江县白马初中校长吴建伟认为,在双减过程中,在日常增加的是老师,需要提质的也是老师。
白马初中领导组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教研工作开展前期,和县学科教研员进行联动,提出了诊断—反馈—回头看—建立长效机制四步走方案。
社会组率先实行该方案。季新荣于10月中旬听了8节历史与社会公开课,对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诊断,引导教师将新课标的理念、中考的要求融入课堂教学中,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提升方向。根据双减政策,季新荣还对社会组教师的备课笔记、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批改、错题分析等能力进行诊断。因需诊断教师的命制试题、化提、撰写论文等综合能力,教研员结合时下热点布置命题,以及以“项目化学习与初中社会法治学科教学”为主题的学科论文的撰写。
10月21日,该方案开展到第二阶段。白马县初中召开诊断反馈会议,学科教研员分别对学科组里的每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学科组建设进行细致反馈,并对每位教师有针对性的形成诊断书面材料。
季新荣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有人、有料、有趣、有效。并将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作为参照进行总结,比如教学目标明确;适度整合拓展,重视教材的二次开发;突出社会学科的鲜明特色;运用板块、问题导向教学;情境创设多元;史料运用充分;学法渗透始终;任务驱动引领;能力素养落地等。这些要点都体现了以生为本,符合当下新课标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针对学科教研组建设,季新荣也提出了3点建议,比如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发挥好集体备课的优势;培养年轻教师和引进年轻教师相结合;加强对非专业教师的专业引领。此外,他还对各教师上交的命题和论文也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并提出一道优秀《社会法治》试题的五个维度,优秀论文的六个要素,给教师之后的命题、论文研究提供了方向。
社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听取教研员的诊断反馈之后感觉收获满满,这次活动也属于任务驱动引领,促使他们潜心去研究一堂好课,撰写一篇论文,拟一份试题。教研员的及时反馈,学科组成员的相互交流,让自己在教学研究方面提升不少。
据介绍,该校计划与教研员展开长期合作,二个月以后学科教研员开展回头看活动,根据诊断书面材料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二次调研,再次形成诊断书,召开诊断反馈会议,让教师对照思考提升。并计划一学年开展一次活动,将学科教研员到学校蹲点调研形成长效机制。
(吴建中付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