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经典爱无痕学科融合德育主题教育活
TUhjnbcbe - 2024/10/31 16:4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023/d8u747j.html
今日推荐:《"爱无痕"学科融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作者:王执因。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爱无痕"学科融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教育”,“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手段的教育”。德育和学科教学是密切相

关的,德育主体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全员育人视域下的学科融合德育,必要时,应聘请课程专家和德育专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培训学科教师。此外,还需要制定常规的管理制度,设计良好的运行机制。另外,还需要解决学科教学与德育的矛盾,教师不能因为片面强调“以德为先”而影响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总之,学科融合德育是一门学科教学与德育平衡的艺术,需要教育的思维和智慧,使学科教学与德育保持一种平衡的运动状态。

参考文献

罗瑾琏,韩杨,钟竞.群体交互记忆系统成因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

(1):80—87.

彭寿清.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郭秀艳.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J].教育研究,(12):31—36.

从三“随”到三“有”

——“五爱”跨学科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年级实施探索

张春风

我校于年启动“五爱”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一路思考,一路实践,我们认识到进行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是落实“两纲”教育要深入学科领域的要求。虽有这样的认识,在实践中,还是发现学科育德随意、育德目标和内容随心、育德过程随便的问题。因此,在学科中无痕落实德育,德育深入学科领域,成了学科教学和德育的共同选择。

如何在各学科中落实“五爱”教育?“五爱”教育各层次的目标该如何落实呢?我们决定以德育为主线,注重德育目标在“知情意行”四个层次的落实,同时整合多个学科资源落实,但各学科坚守学科本任。结合相关文件,我们梳理了朱泾二小“五爱”各年级德育评价要点。

以下就以一年级“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我们的尝试。

一、整体考量,挖掘资源——学科育德有意

(一)遵循原则

1.主题性。所有资源围绕家人包括自己搜集、整理,并按认知规律分成“认识自己、了解家人、感恩家人、服务家人”四个版块,形成了主题活动资源。

2.整体性。挖掘资源时,不分学科,尽可能围绕主题进行通盘考虑。

3.综合性。不分课内外,尽量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立场出发。

(二)梳理教材

组织教师围绕“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主题,研读各科教材,从“认识自己、了解家人、感恩家人、服务家人”四个方面梳理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将“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个主题分为两个阶段,即“感恩家人”和“服务家人”。将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填入“知情意行”,我们发现存在

许多空白。

于是,我们根据要求,加入拓展内容,包括课外资源、学科拓展、实践活动等。每项内容都落实到“知情意行”的相关要求。1

(综)

二、确定目标,重组内容——德育目标和内容有序

(一)整合主题资源,形成题材网络

德育目标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这四者不仅相互联系而且是螺旋上升的。知、情、意、行分别对应了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和培养行为习惯。从逻辑上讲始于知,一定的情感、意志、行动总依赖于一定的认知。但在德育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从情感上总结出相应的知识,也可能从行动中感念情感与认知,并且在行动中我们还需要提升认知、体验情感、增强意志,上升我们的道德境界。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多种开端,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以德育目标的知情意行为纵坐标,以各学科资源使用为横坐标设计了活动任务题材网络图(见下图)。

(二)确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

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确定目标,选择、重组教学内容呢?操作时,我们要体现目标有序性、学科综合性、方式开放性。

1.目标有序性。落实“五爱”教育的知情意行整个德育过程中如果单凭各学科教学难免有“盲点”或着力不够。对照各科教材中梳理的相关内容也并非和我们的主题适切,所以我们通过“资源取舍四法”来达成目标(见上图)。

(1)整合。在“认知”层面,对应小主题是“认识自己与家人”,“认识我自己”找到了语文学科的听说活动《出生的故事》,美术学科的《正面的头像》可以对应《我的自画像》,“了解我的家人”找到了品德与社会的《我们一家人》,将教

材中各学科内容进行加工整合,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的一些基本信息绘制出家庭成员表,完成“家庭树”。我们发现,仅靠教材中这些内容,只让学生抽象地认识家庭情况。因此,我们通过综合实践跟进,让学生了解、回忆家人的生日、喜好等情况,使学生对家人的认识由表及里,弥补原有认识的不足。

(2)删除。在“情感”层面,各科教材中相关的课文、资源较多,如语文的《花木兰》《熊猫妈妈听电话》,英语的“motherday”,音乐的《小乌鸦爱妈妈》等,或显或隐表达了家人间的相互关爱。但有些内容和学生生活距离遥远,比如《花木兰》;有些内容有年段、学科限制,比如“motherday”,所以从有意为之的角度我们也是做了重点渗透和取舍的。

(3)补白。“意志”是行动的重要保证。我们几乎没有在教材中找到合适的内容,因此精心挑选相关学科补充内容和组织适当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必要的。我们挑选亲情绘本《纸马》,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儿女间的亲情外,更感受到因为外力无法和亲人团聚时对爱的一份坚持和守候。又如美术拓展课“和家人的美好时光”,那是在“正面的头像”基础上的一节拓展课,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

(4)排序。“行动”是目的,是归宿,能让所得在日常践行。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子女对父母的感恩,感受家庭的温暖,最终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我们整合体育、品社并补充综合实践设计了在“行动”层面的教育教学。一是我为健康出点力,完成体育每天锻炼的要求;二是我长大了,理一理我已经会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我学着做,在大人的帮助下为家庭、家人学做一件小事;四是我坚持做,在自我、家长的监督下坚持每天为家庭、家人做一件小事。这四个任务由简到繁,由自己会的到新学的,由短时完成的到要长期坚持的,体现了层次性。

2.学科综合性。整个主题活动除了涵盖语文、品社、音乐、美术等基础型课程,还有课外阅读,基础型课程拓展课,如美术拓展,实践活动等。比如在“知”的层面就涉及语文、品社、美术、综合实践等几门学科;在“行”的阶段就有体育、品社、综合实践等学科,真正体现了学科综合性。

3.方式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期待学生充分动起来,通过多种、个性化的活动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如绘画、唱歌、练习、作品交流与展示等。即使在一个任务阶段,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方式,比如语文课中除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朗读、说话句式训练等,还有要学生画画;在体育“我为健康出点力”中,有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有自我练习、有和家人练习、有游戏、有比赛等。哪怕是同一个任务,也允许学生以不同方式来完成,比如综合实践“每天坚持为家人做件事”,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活动(见上表)。

三、教学实施——德育实施过程有格

那在教学中是如何实施的呢?要处理好这三种关系:衔接、融合、激励。

(一)衔接

衔接首先体现在德育目标的制定中。我们主要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年段德育要求、学科教学要求等方面来确定。比如,语文课“出生的故事”,我们将它定位于“知”。从教学内容来源来说,是一年级语文听说活动,相对浅显;从联系生活角度来说,学生都是六七岁的孩子,对家长、对学生来说出生的故事近在眼前,所以将目标定位确定为“知道自己的出生信息,了解出生故事,感受父母不易,生命可贵”。在“情感”部分,任务1是音乐课“小乌鸦爱妈妈”,是在语文课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将目标确定为“通过表演、想象、回忆等方式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体会到父母养育之恩的伟大”。再看“意志”部分对应的任务1:画画家庭的快乐时光。这一任务的目标是“能认同和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快乐的时光”,在选择画的内容时指导学生认同和家人吃喝玩乐是快乐时光,而和家人一起学习、工作,甚至离别之后的相见更是快乐时光,更有意义。又比如“行动方面的任务1”是“每天坚持为家人做件事”。这是综合实践,其难点不在做,而在两周内坚持,并做记录。这是学生对前期学习内容内化后的考验。这一过程中,学生行动还要依靠意志支撑,在整个活动中情感、认知也在发生质的飞跃。由此可见,在“知、情、意、行”四个阶段,尽管涉及学科不同,内容更不相同,但其目标是一以贯之,螺旋上升的。

其次,衔接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杂糅在一起,那么谁先谁后呢?我们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德育的知情意行发展规律,将各科内容排序。如在认识自己和家人板块,任务一“出生的故事”是对自己的初步了解及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任务二就是美术课“我的家人”,能通过观察、回忆等方法再现亲人的相貌,表达对亲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爱无痕学科融合德育主题教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