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 https://m-mip.39.net/fk/mip_9499568.html开栏的话: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江苏教师年度人物”遴选推荐活动结果揭晓。江苏省姜堰中学孙友新等20位教师(团队)当选“江苏教师年度人物”,中国矿业大学林柏泉等20位教师获“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即日起,新华日报·交汇点推出“江苏教师年度人物”专栏,让我们一起感受年度人物对育人之责的担当、专业能力的诠释和如水师爱的光辉。12载挥洒援青爱千朵“格桑”映日红作为教师,“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根粉笔写春秋”;作为校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就是我的座右铭,希望通过教育去引领人、感染人、培养人、成就人。——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戎仁堂在一片朗朗读书声中,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青海海南民族班”晨读就此开启。从年开始,学校承担对口支援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教育项目,在校内开办“青海海南民族班”。从青海来到南京,许多同学一开始很不适应,最明显的就是醉氧。作为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戎仁堂认为自己必须对孩子们负责,“这些孩子从遥远的青海来到我们学校上学,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和陪伴,是我做校长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学生德央拉毛说:“戎校长平时会来找我们谈心,了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让我觉得心里特别暖。”如今,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青海海南民族班”已成为江苏援青项目的一张“金名片”,培育了多名青海藏族学子。“在学校读书这几年,我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考一个好大学,将来回青海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学生航秀扎西表示。学校里乡村孩子比较多,也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比如身患疾病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如何让这些孩子安心学习、成人成才,一直是戎仁堂最牵挂的事情。现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司徒晨轩很感激学校和戎校长,“高中三年,学校没有收我一分钱学费,还特地为我和我妈妈安排了一间单人宿舍,方便妈妈照顾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戎仁堂始终认为,协同多方力量育人,成就一个学生,就是改变一个家庭。尽管事务繁多,戎仁堂也一直没有放下教学。“我的第一身份就是教师,课堂是我的阵地,要想了解一线的教育教学情况,就得坚守讲台。”同学们也很喜欢戎仁堂的课,“戎校长的课非常引人入胜,他会运用问题情境引导我们体验和反思。”一朵“雪域莲”,搭起“彩虹桥”怀揣初心梦想,我来到大美青海,在圣洁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我播下一颗种子,也终将收获希望。——江苏教师年度人物王景花王景花是江苏省华罗庚中学一名普通的生物学教师。在她上小学时,最崇拜的一位语文老师来自青海省,“他说他的故乡美丽又神奇,有高原明珠还有雪域莲花。我那时候就很向往,想长大了去看看。”长大后,王景花也成了一名教师。带着小时候的憧憬与向往,也带着专业的自信,她于年7月跟随常州“组团式帮扶”优秀教师团队来到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对于王景花的决定,她的丈夫很支持,“教育工作没有地域之分,哪里需要就该去哪里,家里我会照顾好,你放心。”。初来青海,大家最不适应的就是由缺氧引起的高原反应以及饮食不习惯,但是他们对这些生活困难都做好了心理准备。“来这里,就要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青精神!”王景花坚定地说。在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王景花承担了高三两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她认真研究学生情况,考虑到学校的基础教育薄弱,她想方设法地寻找适合同学们的教学方法,力求改变现状。她和团队其他教师先进行了家访,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在家表现。随后批量开设示范课,给课堂定好模式和基调,鼓励学生的主动发问、主动展示、主动交流、主动纠错,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们也很喜欢王景花的课,“王老师讲课非常幽默、诙谐、生动,比如在讲遗传学这方面时,虽然这门课本身比较复杂,但是她编了一些口诀,让我们轻松记住了很多遗传方式。”学生赵芮说。常州帮扶团队教师陆亚平说:“王老师是我们组团式教育团队当中的骨干,年轻教师有什么问题,她都会细心地指导,亲和力非常强,我们都称她为‘花姐’。”年5月,在海南州教育研究室的组织下,学校成立了高中语文和生物州级名师工作室,架起了苏青两地教育教学交流的“彩虹桥”,让更多的当地教师学习受益。从教23年来,王景花做过党团工作、教研室主任、班主任,但她内心最喜欢的岗位还是班主任。“今年我又申请担任高二年级的班主任,留下来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十年磨一剑,为碳中和贡献中国智慧科研人员要不忘科技报国初心,要永攀高峰、敢为人先,要追求真理、潜心研究。——江苏教师年度人物严锋氢能是一种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非常清洁环保。碱性膜燃料电池是氢能大规模高效利用的核心前沿技术之一,然而在世界范围内,高性能、长寿命的碱性膜材料还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为此,苏州大学严锋教授团队开展了长期的攻坚战。“这个科研领域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分子材料的设计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将化学实验和理论模拟相结合,并且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来指导膜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严锋介绍道。十年磨一剑,年底,严锋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超薄碱性膜的中试生产,理论与应用研究均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严锋教授团队博士研究生李庆宁是跟随他时间最长的学生,如今已经12年了。“对于我而言,严老师不只是我的导师,他更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的方向,并教会了我如何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在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严锋教授积极推进技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其中,基于“聚离子液体嵌段共聚物抗静电剂”技术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液晶屏光扩散膜、电子产品触摸屏保护膜等工业领域。“我们开展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研究成果。下一步,我们要让这些成果尽快走在实验室,能够落地生根,实现产业化。”严锋说。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这将成为未来能源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推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可持续发展,严锋教授已经带领研究团队着手开展二氧化碳转化为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目前,团队已经和相关企业共建研究院,越来越多年轻的科研骨干加入其中,共同为促进绿色清洁能源发展,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