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张老师研究生培养的组合拳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4/7/8 16:09:00
<

原创优秀的西北工业大学

一只只风筝穿越云海、跨越远山、飞过旷野……

细细的风筝线随清风而动

线的一头连着风筝,线的那头,牵着放风筝的人。

张老师的“数学范儿”

与张胜贵老师交谈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儿,他博学多识,什么话题都能侃侃而谈,但细品却有自己的逻辑链条,举手投足间,简洁而富有韵律,无处不彰显数学之美。正如学生们戏称“张老师有一种数学范儿”。这种数学范儿是常年数海撷贝的沉淀,早已与他本人融为一体。

运筹学中有一个方向叫组合最优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得目标函数最大化。张老师带着这样的思维教学生,也是用这种思路搞科研。

张胜贵与学生讨论问题

走入长安校区教学东楼JB教室,张老师的几位学生正聚在一起就某个学术问题畅谈各自观点,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研究方向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研究图论理论问题、有的研究无人系统模型与算法、还有的研究生物信息学与机器学习。

博士生陈新庄介绍到,张老师会给学生足够的自由与空间,让年轻人有更多元的发展。如果你对别的领域感兴趣,他也会支持、鼓励、与对待其他学生一样指导你读文章、探讨问题。与此同时,张老师每周都组织例行的“数学讨论班”,目的是让大家合作交流、兼收并蓄。学生们说“这种探讨学习让人受益匪浅!经常能在和同门的交流中感受到灵感的迸发。”

张胜贵进行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种高度的抽象概括,然而当从抽象应用到具体时,又是那么的美妙。

张老师早年一直致力在数学基础研究方面深耕,并且获得了很好的成果。同时,他心中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基础方法的革新将会有助于国家重点战略项目实现突破,我们不仅要做基础研究,还应该做一些应用研究。”

要想做真正有价值的应用研究需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也需要比较成熟的机会。张老师花费数年时间不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点进行探索,终于在年明确了方向。他结合西工大三航特色和自身数学专业背景,带领学生与航天学院合作开展无人系统模型与算法的研究。张老师欣喜地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得到对方大力肯定,关于合作内容和方式的探讨一直也在积极的推进之中。

这样的深度交叉融合,让数学与高精尖科技互为联结,互相成就,带来了更高价值和意义。

“下棋,就要找高手”

“说出来你可能不会相信,我和两位师兄当年出国深造所交的保证金,都是张老师帮忙垫付的。”说这句话的,是张胜贵教授所在的图论与组合数学团队成员白延东,同时,他也是张老师曾经的学生。

张胜贵在特文特大学求学时期留影

张胜贵老师坦言“下棋,就要与高手对弈,你必须把学生送到更高水平的地方去。”他是这种高手对弈的受益人,更是践行者。年,在李学良教授的推荐下,他前往荷兰特文特大学深造。

几年的国外的求学经历让他明白,只有立足世界前沿,方能服务国家战略。张老师说“我们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一定是国际化的,也必须要是国际化。”

白延东说“张老师从来不会把学生捂在口袋里,只要学生有能力、有意愿去更大的舞台学习深造,他一定尽全力帮助学生走出去。”

联合培养博士生李若楠年获特文特大学博士学位

西北工业大学与特文特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

为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跟国际上的顶级数学家对话,张胜贵教授年在荷兰获得博士学位后,牵头签订了西北工业大学-特文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运筹学团队先后有20多位学生由张胜贵老师引路前往特文特大学联合培养或去其他国家攻读博士学位。

张老师的学生们也的确不负所望,他的博士生李斌龙毕业后,由张老师推荐前往捷克,在著名图论专家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又前往丹麦,师从世界著名数学家。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迈入更广阔的天地。

联合培养博士生李斌龙年获特文特大学博士学位

李斌龙现在成为了自己老师的同事,学成归国之后他又将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给了西工大的师弟师妹们。

西安-布达佩斯组合数学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张老师的国际化培养战略还远不止于此,他主持与国外研究机构和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交流合作、构建由多名国际国内专家组成的研究生联合指导团队,发起组织了两个国际会议,他的系列举措使他的学生有机会与各个国家的专家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顶尖学术氛围和科研团队,不仅开拓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而且提升了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默默“有”声

“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老师当年一直用自己的钱悄悄补贴学生。”

“对于我们这种在职博士来说,老师的帮助不仅是对我个人,对我的单位、家庭,都具有重要意义。”

张胜贵与学生合影

“是张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陈新庄本科就读于西工大,后慕名考上了张胜贵老师的研究生,因张老师出国访学,本着对他负责的态度推荐他到另外一位导师的名下完成了硕士学业,毕业后去了一家行业前景不错的公司工作。但长期的高负荷劳动让他身体状况一度亮起了红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一次学术会议上,他与张老师意外相逢,老师心疼地说“你回来和我继续学习吧,顺便把身体养好。”

张胜贵指导学生

陈新庄深受触动,放下心中的顾虑和纠结,再次拜入张老师门下,成为张老师名正言顺的弟子,他笑着说“回来以后,张老师特别关心我的身体,经常给我发养生类的推送文章,还有各种保健粥的做法。”他说,张老师还动员其他同学带着自己一起打球、跑步。有一次研讨结束之后,他想偷懒骑个自行车,张老师却“要求”他陪着自己走走。“其实老师教学科研任务很多,他很忙、也很累,但对学生却点滴中都是关怀。”

团队教师合影

张胜贵老师担任过多次婚礼致辞人,邀请者无一例外都是他的学生。张老师陪伴并见证了学生们挥洒青春的热血时光、科研征途中的孤独求索、也见证了学生们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收获。如今,在自己人生中的又一重要时刻,学生们还是想请恩师站在自己身边,听一听老师温暖的叮嘱。

都说“大爱无言”,但张老师点滴的关心、默默的关爱,都被学生们记在心里,落地有声。

其实,张老师的想法非常朴实,“你对自己的孩子会有所保留吗?”他说,能够让学生用最短的路径获得最大的成长与发展,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

团队师生合影

在二十年的研究生培养历程中,张胜贵教授共培养硕士生45人,博士生25人,博士后10人。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许多学生已成长为科研领域、工业企业界的骨干并取得了喜人成绩。

如果将学生比作一只只风筝,那么张胜贵老师就是那位“放风筝的人”。蓝天碧云,无论风筝飞得多高,总有线引路。

个人简介:

张胜贵,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导。荷兰特文特大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图论组合及应用分会秘书长,中国运筹学会图论组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学会组合数学与图论分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图论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发表SCI索引论文百余篇。担任“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省级教改研究重点项目1项(结题优秀),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名师奖。

特别鸣谢:研究生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往期精彩:

勇夺这些创新竞赛大奖丨西工大研究生,牛!工大校园里的小可爱们,你认识几个?版权所有

文案|贾愫

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丨刘新科

编辑|王翠萍

审核|王莉付怡

原标题:《张老师研究生培养的“组合拳”》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老师研究生培养的组合拳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