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全国最美五老李振华我还要继续支援老区
TUhjnbcbe - 2024/7/8 2:03:00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s://m.39.net/pf/a_4580343.html

记者巩悦悦高广超

近日,中国关工委对73名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通报表扬。记者注意到,山东共有两人入选,其中一位就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曾经蹲点采访过的“大山里的布鞋校长”李振华。

年支教至今,李振华在沂源生活了69个年头,而他教过的上万名学生中,有六成以上成了人民教师;由他资助的多名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走上教师岗位,成为像“布鞋校长”李振华一样的老师。在此后的岁月里,李振华的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逐渐长大,又源源不断地充实到了沂源教育的队伍当中,完成了一代代传承接力。

李振华

“李老师给我买了双新球鞋”

历经近70个春秋,李振华的学生们从七八岁到百余岁,年龄相差八九十年。虽然所处年代不同、阅历不同,但他们对李振华的感情都一样真挚,因为在命运转折的关键节点,他们都受到过李振华的影响、帮助和鼓励。

赵平忠是沂源县退休教师,也是李振华的学生。他告诉记者:“在张家坡中学求学的几年里,李老师对学生们的关怀无微不至。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学会了做人。”

据赵平忠回忆,年,在张家坡中学读高一的他因为家里困难、爸爸生病,不得已辍学挣工分。李振华知道后翻山越岭来家访,做他爸爸妈妈的工作。

“李老师说,孩子上学是大事儿,你们不能误了他的前途。家庭困难我知道,今后孩子需要的学杂费和吃的用的,我都包下来。”赵平忠回忆,就这样,他因为李振华的关心重新回到学校,开始加倍学习。

高二那年春天,赵平忠感冒了,上课时头疼地趴在了桌子上。观察到他的异常,李振华把手搭在他头上一摸,“哎呀,怎么这么烫啊?下一节课你回宿舍休息吧。”等到了吃饭的点,李振华送来了菠菜、鸡蛋和馒头。吃了饭之后喝药发汗,赵平忠的感冒发烧很快就好了。

一年下雪天,赵平忠背着煎饼和咸菜罐子去上学。等从家到学校的十几公里山路走下来,他的鞋底磨透了,脚后跟都露了出来。“看到这个场景,李老师疼在心里,第二天就给我买了双球鞋。”赵平忠哽咽着说,“那是我长那么大第一次穿到新球鞋。”

受李振华影响,赵平忠毕业之后选择当老师。当了老师之后,家庭还是很困难,李老师就给我和老伴买衣服。“冬天的棉衣,夏天的单衣,哪一年的都给买,我终身难忘。”

赵平忠

等孩子们长大后,赵平忠不断把李老师的故事讲给两个女儿听,她们听后很受感动,长大后也成了人民教师。因为家庭贫困,在沂源县实验中学的大女儿赵金霞,也成了李振华资助的学生之一。

“16岁那年,李校长知道我家不宽裕,就送来了元钱交学费。他每年过年都给我买衣服,一直到我从淄博第二师范学校毕业。”赵金霞回忆,在沂源县实验中学读书的时候,每到清明节,李校长总是煮上鸡蛋分给住校学生吃。“当我们领上热呼呼鸡蛋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温暖。温暖了我,也温暖了我的同学们。”

正是这种温暖,带给赵金霞成长的动力。受李振华和父亲影响,她长大后成为了振兴路小学的语文老师。“工作中,我也想把李校长的这种温暖传递给我的学生们,也让我的学生们感受到这种温暖的传递。”说到这里,赵金霞的眼角已经泛起泪花。

除了在张家坡中学教书,李振华还在韩旺小学任过教。

脸颊布满岁月痕迹、发已花白的75岁耿玉生是一位沂源退休教师,同时也是李振华的学生。据他回忆,-年,他在韩旺中心小学上学,李振华是他的老师。在他小学还没毕业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那时整个家庭的花费都用在给母亲治病上,直到十四岁才第一次尝到了面条是什么滋味,给他这一碗面条的人正是李振华。

“为什么下这碗面条呢?是李老师给我的奖励。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也促使我长大后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耿玉生回忆,那时候学生背诵课文是个短板,李老师在发现他背诵快的闪光点之后,就让他做个榜样。

耿玉生还记得,当时背诵的课文是《劳动的开端》,作者吴运铎。课文分上下两篇,加起来得有三千多字,给他的时间只有一天。这一天,他就按照李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地背,等到第二天果然背过了这篇课文。

“当时因为我年龄最小,个子最小,胆子也最小,背诵课文的时候,我不敢面朝同学,只能背对同学、面朝黑板。”耿玉生回忆,“李老师看我背诵得好,就在下课后亲自给我煮了碗面条。这是我长那么大吃的第一碗面条,也终于尝到了面条的滋味。”

据耿玉生回忆,那个年代的生活非常困难,李老师吃的是地瓜秧子掺丁点儿玉米面做成的煎饼,嚼都嚼不细,何况他还是个南方人。但他宁愿自己啃煎饼,却把细粮留给了学生们。“-年,李老师资助了很多学生,他的大部分工资也用在了学生身上。”

受李振华影响,特别是这一碗面条的故事,促使耿玉生在年以后考上沂水师范,决心做一位人民教师,一直到他从教师岗位上光荣退休。

“同学们,过去我做的很多事都忘记了,但你们还记在心里头,我很感谢你们。上学时你们就立志当一名老师,而且提出口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现在你们不光成为了我,也都超过了我。”最让李振华感动的是,他的很多学生都去关爱留守儿童,刻苦努力地教好学生,有的甚至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很有成就,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年纪大了,你们很关心我尊重我,我很感谢你们。”

退休25年后,仍坚守在教育事业

记者了解到,一路走来,李振华放弃过省市教育部门抛来的很多“橄榄枝”,但他选择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因为在他看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美好的工作。“只要把学生培养好,他们将来就能回报社会,这让我很有成就感。因为热爱,我在退休25年后仍坚守在教育事业上。”

“我现在主要以激励老师和学生为主,遇到特殊情况还会继续扶持。”退休以后,李振华开设了道德讲堂、孝德讲堂,设立热线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为党育才,为国育才,国家的强大靠人才。如果再有一次,我还会选择当老师。虽然一生清贫,但内心很富有,因为成百上千的学生正为党和国家做贡献,我的心血没有白费。”回忆起初来乍到的景象,李振华直言:沂源县城还赶不上南方一个农村。可转眼间,这里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人民安康幸福。从穷苦落后到过上好日子,见证了沂蒙老区的巨大变迁,这位老人比谁都高兴。

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振华的眼睛虽然花了,但对未来的方向却更清晰了,“我来支援老区教育、教书育人,现在还是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直到我走不动为止。”

虽说李振华在外是众人皆知的“大山里的布鞋校长”,在家则是再普通不过的老人。他住在振华事迹展览馆门头一间六七十平米的小屋里,这间小屋也见证了他和学生们的师生情谊。

在今年8月份的蹲点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和一年前初次见面时一样,这位86岁老人的一日三餐仍然是最简单不过的萝卜面条、蒸南瓜和咸菜条。这些菜是住在农村的学生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专门种了给他送来的。担心老人闷得慌,有学生就专程从山上逮了只蝈蝈儿陪伴他。

和李老师聊天的功夫,蝈蝈就又扯着嗓子拖起了长音……听到喊叫,李振华总会来上一句:听,妖怪又开始叫咯!“妖怪”,是他给蝈蝈儿起的名。

白天时间几乎从不属于李振华,因为他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和企事业单位等大小团队,有时他是在道德讲堂上开课,有时是在看望孤寡老人和帮扶困难孩子的路上,有时则在接听一通通来自省内外青少年的来电咨询……只有到了夜幕低垂,一支支到访团队都离开了,手头事情也都处理完了,李振华才能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

计步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议程。

当天下午,他边从右侧裤口袋里缓慢掏出一块灰黑色计步器,边向记者解释道:“为了让身体健康,我每天都锻炼,一天走步。”

使劲摁亮了计步器,一看才走了步,老人不满足。他告诉记者:饭后还要继续走,要一直走到步。身体健康了才能多活一天。多活一天,就能多做一天的事情。

在很多人看来,李振华的坚毅眼神、慈祥面容,甚至是从他口中讲出来的话,传递到人们的心里,都像有一种温暖的力量注入,这种力量会让你更愿意相信和拥抱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善良。

生活中的李振华。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最美五老李振华我还要继续支援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