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古驿道是南粤古驿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之一。化州古驿道以化州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就像活力奔腾的动脉,源源不断地将物流、人流、文化在其中往来输送。近日,化州市对境内古驿道线路专项规划和示范段详细规划作了公示。
年1月13日
规划成果简介
一、线路规划
化州古驿道规划线路的总体走向和布局:
化州市境内的古驿道属于肇雷古驿道文化线路,包括陆路、水路各一条主线以及陆路两条支线。
古驿道主线:南江口-高州古驿道(陆路线路)、鉴江古驿道(水路线路)
古驿道支线:化州-电白古驿道(陆路线路)、化州-吴川古驿道(陆路线路)
水道按原有河道走向,总长34KM。
陆路驿道总长66KM
二、主要规划方案
1、总体线路规划
(1)功能分区
历史人文区:结合驿道周边现有遗存和文化民俗传统,打造化州市文化体验区,注入化州美食展示品鉴、化州民俗展示等要素,发展户外运动及文化体验等旅游服务,重点打造“南粤古驿道肇雷古道——最具文化特色段落”的城市品牌。
农耕体验区:以鸡心*皮果、橘红、珍珠番石榴等化州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打造以有机农业观光及四季采摘体验为主题,集农耕体验、田园骑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耕体验区,展示化州市田园之美。
生态观光区:以化州市特有的生态资源如榕树茶为生态本底,以绿色为主题,营造绿树掩映、鲜花芬芳的驿道,展现化州市自然生态资源最原始的美。
(2)服务设施规划
1)驿站(3处)
总体线路共设置3处驿站,即分界铺、州前铺、南盛铺。
服务半径:10-20km
功能职责:主要承担休憩、临时餐饮、旅客服务等功能。
配建设施:旅游服务中心、售卖亭、餐饮、科普展示设施、休憩设施、环卫设施等。
2)游客服务中心(1处)
总体线路设置1处游客服务中心,即广垦农业园。
服务半径:10km-20km
配建设施:旅游服务中心、售卖亭、餐饮、休憩设施、环卫设施等。
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创建于年,是化州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背依化中化南最高峰,巍峨连绵的中火嶂,四周环绕水光潋滟的六竹水库,依山傍水,占地面积约亩。
3)驿亭(14处)
总体线路共设置14处驿亭。
服务半径:2-2.5km
功能职责:结合自然风光,主要承担休憩、临时餐饮、旅客服务等功能。
配建设施:休憩设施、环卫设施等。
(3)产业策划
1)旅游产业
结合古道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红色革命景区,营造特色古驿道旅游,促进化州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打造历史人文区、自然风光区及红色革命区并增添民俗展示。
自然资源型:包括博带村、广垦农业园、中火嶂、六竹水库、蝴蝶岗等。将沿线自然风光资源、观光农业相结合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同时丰富驿道周边环境景观,促进生态发展。
文化资源型:包括分界铺、曲径村、榕树村、州前铺、南盛铺、*田坡村等。利用封诰楼、琉璃庵等庙宇文化;出灯、村民祭神、年例等民俗活动以及历史典故。进行全方位的演绎注入文化活力,通过古驿道串联起来,丰富驿道文化体验。
封诰楼坐北向南,面向石山凤凰岗,占地平方米,砖木结构,楼高16米,进深11米,横宽20米,为二层建筑。该楼重檐四脊四坡瓦盖揭角,正脊二龙戏珠,肋脊分级翅起,上级神龙穿云,下级麒麟俯地,翼墙灰塑鼠吊花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门上方挂“彭凤岗公祠”刻匾,三垮砖拱,中厅作通道,厢房通联。前后设廊,砖柱支撑,廊顶架原木雕兽作枕,墙壁绘二十四孝图,鸟兽人物,工艺精细。底层1厅2厢相通,地板铺砖,天板雕花,四侧斗拱飞檐。红樯绿瓦,彩色壁画。
2)精准扶贫
将以一般速度步行一小时或骑行半小时的距离,即5公里,纳入到古驿道影响范围。结合化州古驿道的特色文化内涵,以化州文化为核心,依托区域型服务设施和主要发展节点,建设古驿道文化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并针对古驿道沿线5公里范围内的贫困村落进行重点扶贫,通过古驿道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文化旅游、生态观光、运动休闲等产业功能注入,完善村庄交通、环境、设施建设,带动沿线贫困村发展。可根据不同贫困村庄的定义,对贫困村进行有针对性的扶贫规划。
根据古驿道线路沿线贫困村自身及周边资源特点、市域产业发展思路与扶贫计划、古驿道沿线功能需求,按照扶贫措施划分类:
旅游观光型扶贫村——曲径村、榕树村、儒教位村
城郊服务型扶贫村——上村村、塘贡村、凤口村、石狗塘村、长坡村
2、示范段详细规划
(1)选线依据
依据“有遗存、能活化、可到达”三个原则,选择新安镇蝴蝶岗(琉璃庵)—荔枝山段作为化州古驿道示范段。
化州古驿道示范段:位于新安镇镇区南侧,沿线有曲径村、封诰楼、分界村古驿道、桥头村驿道古桥、竹界村古驿道、琉璃庵、琉璃井等遗存。线路长度约12.4km。
琉璃井坐落古驿道旁,是路边过关的旅客饮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祯年间,乡民壁土建庵于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会聚这里赋诗品茗。一郡城清宫遭难出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隐于庵中,削发当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众在崖下挖凿了“琉璃井”,摘叶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为此泉写下了“茗饮一盏赛新罗”的诗句。自此,“来试名泉一勺甘”者蜂至。
琉璃井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渴,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没有煮过,饮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产的榕树茶,茶色*亮,香气清幽,滋味醇厚,如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饮此泉,长寿者甚多。
示范段走向:东起蝴蝶岗(琉璃庵),西至荔枝山。
示范段长度:示范段全长约12.4km。
示范段控制区域面积:按古驿道线路两侧m为控制范围,示范段控制区域面积约6.2km2。沿线串联包括六竹水库、广垦农业园、蝴蝶岗、中伙嶂、琉璃庵、竹界村、莞草塘、粮米埇、封诰楼、分界坡、烽火台及古桥等。
(2)目标定位
探访古道,感悟历史;畅快骑行,亲临田园;乐享美食,观赏民俗。
(3)功能分区
自然风光区:通过骑行道建设展示化州市田园之美。同时,结合农田打造现代农业体验区。
历史人文区:结合封诰楼、烽火台打造化州市教育示范基地、化州市文化体验区。
农业休闲区:依托现有农业基础,将古驿道旅游与周末度假休闲、驿道特色农产品供给相结合,打造化州市极具特色的农业休闲区。
红色革命区:打造化州市红色革命区,注入抗日战争期间红色革命历史。
(4)产业规划(精准扶贫)
建设古驿道特色文化廊道:在古驿道沿线积极开展古驿道遗存、历史文化古城、古镇、古村的保护与用,打造古驿道沿线的古道文化特色乡镇节点,同时结合各种民俗节庆及庙会等大型文化节事,开展古驿道历史文化体验、古道遗存观光、古驿道摄影、文艺创作、民俗展示等文化活动,带动雕刻艺术品、草编织品等地方特色工艺品的营销,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强化古驿道旅游产业:通过古驿道线路把古驿道遗存资源、旅游景点和沿线镇村及其农业生产基地串联起来,发展人文体验、自然观光、生态休闲、运动探险等类型旅游产业。可通过步道、绿道、风景道的建设,串联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构建古驿道沿线的徒步游、骑行游和自驾游等多种游览方式。同时引导沿线群众发展休闲民宿、农家乐、休闲农场等配套服务,带动群众就业和创业,促进农产品流通升值,带动沿线镇村经济的发展。
发展古驿道户外体育运动产业带:以古驿道线路及其沿线发展节点为依托,有效整合古驿道沿线路径及体育场地,如休闲步道、登山道、绿道、古村、公园、景区等,积极开发康体健身、生态休闲、户外运动等类型的体育活动,组织城乡居民开展徒步、慢跑、定向运动、绿道骑行、野外穿越、划船等为主题的古驿道品牌赛事,着力构建集体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古驿道体育带,促进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发展。
构建古驿道科普长廊:通过展示原生人文及自然场景、设置教育信息讲解牌、建立展示场馆、教育培训场地、周期性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等措施,建设集知识普及、环境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宣传于一体的古驿道科普长廊,推动科普旅游业的发展。
引导形成古驿道特色制造业走廊:积极引导地方在古驿道沿线发展特色产品制造产业,结合古驿道旅游开发,形成生产、参观、购物、科普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通过构建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特色制造业走廊,更好发挥古驿道对当地经济的全面带动和促进作用。
曲径村(旅游观光型扶贫村):结合古驿道带来的人气以及周边的需求,整合曲径村资源,依托古驿道开发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封诰楼位于曲径村北约米,可结合封诰楼发展旅游产业。
(5)基础设施规划
1)驿站
结合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示范段共设置1处驿站,即封诰楼。
服务半径:10-20km
功能职责:主要承担休憩、临时餐饮、旅客服务等功能。
配建设施:旅游服务中心、售卖亭、餐饮、科普展示设施、休憩设施、环卫设施等。
2)旅游服务中心
示范段衔接总体线路规划,设置1处游客服务中心,即广垦农业园。
服务半径:10-20km
功能职责:主要承担休憩、临时餐饮、旅客服务等功能。
配建设施:旅游服务中心、售卖亭、餐饮、休憩设施、环卫设施等。
3)驿亭
示范段共设置3处驿亭,即荔枝山、封诰楼、竹界村。
服务半径:2.0km-2.5km
功能职责:结合自然风光,主要承担休憩、临时餐饮、旅客服务等功能。
配建设施:休憩设施、环卫设施等。
(6)标识系统规划
标识系统分为定位标识、信息标识、指路标识和警示标识四种类型,主要包含引导、解说、指示、命名、禁止和警示等功能。
记名类:表示道路名、区域名、人文历史景点名、设施名的标识。
定位类:通过区域地图等信息,让来访者了解现处位置周边状况的标识。
引导类:采用箭头加文字、图形引导来访者到达目的地的标识。
解说类:通过文字、图片、图形等形式,对特定事物进行讲解和说明的标识。
禁止、警告、规制类:通过文字、图形等形式,对来访者行为进行规范的标识。
(7)古驿道修复指引
1)自然风光区(荔枝山—桥头路段)
道路现状:
①道路保存较完整,部分路段路面凹凸不平;
②部分路段被现有水泥道路覆盖,桥体加建了新的道路。
道路修复:
①改善路面环境,清除杂物和垃圾,根据原有工艺将路面夯实平整;
②尽量减少将古驿道改建、加建,在遗址被覆盖出设立标识解说。做法要求:在原有道路基础上简单修整,上行走无大尘土,路面无大块砾石、碎石,路面不积水,不要加建或扩建。
应维持和保护原有两侧农业景观,体现乡村特色,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可发展采摘、观光等乡村旅游项目,提升古驿道的游赏乐趣,推动乡村农业经济发展。
2)历史人文区(分界铺路段)
道路现状:
①道路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已被农田侵占,杂草丛生,失去原有道路价值。
道路修复:
①清除杂草,将能够修复的道路已原本的做法还原;
②道路损毁过于严重无法修复的,在残存的遗址处设立标识解说牌。
选材原则:该路段道牙为红砖铺砌,施工禁止使用水泥砂浆,砖块与砖块间用灰土或三合土填缝压实。尽量使用原工艺(如素土夯实或灰土夯实),具有一定强度和耐水性。
3)历史人文区(封诰楼路段)
道路现状:
①破坏严重、道路被农田侵占且道路两侧杂乱;
②道路保存较完好,未被侵占,但杂草丛生;
③道路损毁严重,杂草将道路埋没,无法辨认道路本体。
道路修复:
①清除杂草,将能够修复的道路已原本的做法还原
自然土沟的做法:路面纵坡相对较陡或土质不良、容易冲刷地段,可利用原有土体掺入石灰等拌成灰土或掺入石灰、砂、粘土等拌成三合土,再人工夯实处理。遇到缺陷严重地段可适当砌石处理后再覆盖灰土或三合土。沟底基层为素土夯实(夯实度≥93%)。
4)红色革命区(荷木埇—莞草塘路段)
道路现状:
①河道两侧原有的石板被改造为混凝土,横跨河道的石板已不存在;
②道路被现有的房屋、竹林、农田覆盖,只残存路基或砖块,失去原有道路价值。
道路修复:
①清除杂草,将能够修复的道路已原本的做法还原;
②道路损毁过于严重无法修复的,在残存的遗址处设立标识解说牌。
砌筑型排水沟的做法:在土沟基础上砌筑块石或砖块等铺设而成。板石道是在路基上铺一层片石或条石的道路,基底土层应夯实,具有一定强度和耐水性,块石与块石间用灰土或三合土填缝压实。
5)红色革命区(竹界村路段)
道路现状:
①道路保存较完好,未被侵占,但杂草丛生;道牙损坏较严重;
②河道两岸、路面杂草丛生,路面凹凸不平,红砖被车轮碾压破损较多。
道路修复:
①清除杂草,夯实路面,修复桥体,以原有工艺修复红砖路基;
选材原则:该路段道牙为红砖铺砌,施工禁止使用水泥砂浆,砖块与砖块间用灰土或三合土填缝压实。尽量使用原工艺(如素土夯实或灰土夯实),具有一定强度和耐水性。来源:化州*府网
点一下“好看”会变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