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每周一次的“卓越学习小组”颁奖仪式,获评小组的全体组员上台领奖。
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是“第一要务”。学校要发挥引擎与助推双重作用,既要重视群体的通识教育,又要注重个体的特色培养,促进教师团队的优质、特色、专业发展。山东省青州市海岱学校是县域内的优质校,究其根本,就是我们在教师团队建设上用心、用力,从五个方面把教师发展融入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
策略一:“幸福文化”筑精神高地
海岱学校一直在通过创设“幸福教育”品牌来帮助教师找到价值归属。
海岱学校建校以来践行“走山水路,为仁智事,做幸福人”的核心价值观,经过多年风雨磨炼,这个价值追求已经提炼为“海岱精神”,成为滋养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文化”,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滋养师德师风,引领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海岱学校注重培育仁爱、忠诚和无私的教师品格,倡导教师远离低俗,建设精神高地,真正做到“行为世范”。通过开展“学楷模、讲奉献”活动、“我为海岱献青春”大讲坛等,在师德师风上力求做到观念统一、行动一致。学校还诚邀学生、家长、社会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监督。
二是,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为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学校把阅读作为引导教师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每位教师赠送书籍,组织开展“品读教育经典,回归育人本真”主题阅读活动,从中领悟怎样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享受幸福生活。
除此之外,学校开展“我心中的理想学校”“自主课堂之我见”“徜徉在幸福的课堂上”等一系列学术沙龙,引导教师做淡泊名利的人、有自信的人,让教师深切感受到人格被尊重、生命有价值,感受着自身和学生成长带来的双重幸福。
策略二:聚焦课堂搭成长支架
课堂是师生成长的主阵地,教师发展更离不开课堂。
年起,海岱学校在县域内率先落实“三四五高效自主课堂”、加入潍坊市“双改联盟校”和“教学评一致性”实验试点工作等重大动作,瞄准的都是课堂。在一步步的探索中,海岱学校以“仁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为底色,打造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仁智”课堂。“仁智”课堂构建起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仁智课堂”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六步”为导学、自学、互动、展示、检测、拓展;“四环节”为质疑、展示、交流、深化;“一中心”是指以学生自主全面发展为中心;“一为本”是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
转变教与学方式的核心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走过场、扎实有效,教师需要在学习和反思中不断改进教学。为此,学校编选出版月刊“教师专业发展与能力建设丛书”包括《职业道德与教学规范》《现代课堂》等供教师阅读,给教师具体又实在的课堂指导。围绕课改,学校多次组织“我说我的课改故事”“创造幸福的课堂体验”“我的教育故事”等征文活动,结集出版《幸福时光(课改故事)》系列丛书。学校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走进名校,实地观摩学习,与同行深入座谈,交流碰撞。
学的目的是转化,是应用。学校采用“课堂全员过关制”,先由学校课改领导小组通过听评课选出各学科组的骨干教师来上示范课,然后再以学科组为单位,上好“过关课”。不达标的教师在学科组的帮助下,重新设计课堂,直到达标过关。
在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校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现状自主规划提升进程,尤其尊重首创精神,鼓励先行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优化课堂,需要集体的力量。学校成立了课例研究小组,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在反反复复的观课、磨课、评课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课堂。在寒暑假,各学科团队会对各学科课程进行研讨、挖掘和重组,设计出版了《幸福时光——自主探究导学案》系列丛书,为教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架。
策略三:课题研究求真求实效
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实际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海岱学校本着“且教且学且研,求真务实有效”的原则,鼓励教师们扎实开展教育课题研究。
在组织上,强调保障。学校实行“校长负责—科室主抓—学科(课题)组实施”的三级科研网络,做到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明确,人力物力保障,确保课题科研正常、有序地运作。
学校重视以展评促交流,打造精品。在每年的“小课题项目申领展评”活动中,教师们精心制作课件,依次上台展示,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建学校的教科研交流和展示平台。
课题团队着重